鹿港香傳奇/手工製香,製香廠,手工製香推薦 - 施金玉沐香齋有限公司

品 牌 故 

ABOUT

平 面 報 導

 

「鹿港香」傳奇-施金玉三房

 
  由於「香」與中國民間信仰息息相關,因此在稍有年代的鄉鎮,很容易找到百年以上的香鋪。位於鹿港天后宮停車場旁邊的「施金玉三房」,是台灣現存最古老的手工製香舖之一。從第一代泉州移民施發,到現今掌櫃的第7代傳人施起燻,加上身為第8代的施燁志也已準備起跑接棒,在老店香火薪傳過程中,故事流傳著,挑戰和難題也沒有消失。
鹿港施金玉三房成立於西元1756年(清乾隆21年),迄今已有252年。大多數的鹿港民眾對這家百年香舖並不陌生,施金玉三房與眾不同之處,在於堅持傳統祖傳香料配方與手工製香技術,加上鄰近城隍廟、天后宮、新祖宮和三山國王廟等地利之便,香煙繚繞歷久不衰,創造出施金玉「鹿港香」的百年傳奇。
  傳奇就從香的源頭說起。施金玉三房第7代傳人施起燻表示,「焚香」的雛形據傳是佛祖釋迦牟尼講道時,天氣悶熱,聽聞佛法的信徒在微風吹拂下,難擋瞌睡蟲侵擾,加上臭汗淋漓,實有失禮之責。於是有信徒突發奇想,找來香木,切成小條狀,置於容器內焚燒,不僅藉香味提振精神,更可以去除汗臭。
  印度傳說如此,中國的正史又另有說法。根據最古老史書《尚書》的記載:「至治馨香,感于神明。」在二、三千年的上古時期,中國就有「焚香以降神」的祭儀,祭拜時,沒酒、沒肉還無所謂,香是絕對不可缺的。但在秦漢以前,中國設奠焚香以祭天的香,並非今日民間所點燃的香,指的只是香草之類的蘭蕙椒桂而已,一直到晉武帝(西元265∼316年),外國才進貢「異香」,可供焚燒或配戴以辟邪逐疫,更可入藥做為養身保健之用。
 
沉香探密
  「如果依照用途和外型、顏色,香又可區分為:線香、臥香、香環、香塔、香珠,以及現代的五彩香、香水香、涼香等。最廣為使用的就是線香,因為細長挺立像柱子,也被稱作柱香,」幼承庭訓,盡得父親施亦漢製香真傳的施起燻解釋。
  至於線香內的竹製「香腳」,直徑從0.1公分到兩、三公分都有,長度一般為24到36公分;不過像電線桿一般粗、相當於一個大人雙手合抱的柱香,他們也做過。2004年8月為配合鹿港護安宮中秋節火龍祭,施起燻與製香師傅童寶龍就花了1個半月時間,製作了一支長4公尺、重約200台斤,可以點上半個月的超級大火香。
  「我們香舖賣的香,材料主要分沉香和檀香二種。」施起燻表示,與檀香(由天然香木製成)不同,沉香並不是一種木材,而是從一種特殊香樹上,混合了油脂(樹脂)和木質成分,所「結」出來的固態凝聚物(稱為「沉」)。這類香樹本身並無特殊香味,而且木質鬆軟,據現在的研究,瑞香科沉香屬的幾種樹木,如馬來沉香樹、莞香樹、印度沉香樹等,都可以「結」出沉香。台灣本地並沒有生產沉木,主要是從越南和柬埔寨進口。
 
越「沉」越香
  「一般來說,沉香的密度越大,表示凝聚的樹脂越多,質量也越好,所以古人常以能否沉入水中,將沉香分為不同的級別。」施起燻一邊將一塊純度百分百、通體烏亮的祖傳沉香塊丟進水中,一邊不忘說明,入水若沉者,名為「沉水香」;次之,半浮半沉者,名為「棧香」;再次,稍稍入水而漂於水面的,名為「黃熟香」。
  就大多數沉香而言,顏色越深,質地越密實,品質也越好。但施起燻表示,由於沉香的成因複雜,像是成香年數的長短、含油的多少、活樹還是枯樹,都會直接影響到香的質量,所以光靠外觀和物理指標都不足以作出鑒別,「最好的辦法還是點燃之後,靠自己的鼻子去判斷!」
  對逐香者來說,香的吸引力絕不亞於藝術品鑑賞。
  「即便是同一種香樹,也不見得每株都會形成『沉』,形成『沉』的位置也不一定;有時只因為日照面不同,所呈現的氣味就會不同,日照充足的,凝聚的油脂較為豐厚,香氣也往往更濃郁。」施金玉三房老闆娘洪寶真表示,因為形成不易且需求量大,近年部分沉香樹種已瀕臨絕種,沉香價格越喊越高。
  「二十多年前,我到越南採買沉香塊時,一公斤就要2萬5,000美元,那時匯率是1:40,折合台幣100萬元。現在最頂級的越南『惠安沉』市面上已無貨源,有錢也買不到!」施起燻感嘆。
 
江湖一點訣
  「將沉香和檀香兩種原料研磨成粉,加入多達20種的祖傳配方,再以老師傅的手上真功夫,才能做出最上乘的香。」施起燻表示,百分百沉香塊燃燒的味道較淡,若隱若現,而要讓香味芳郁,就必須像廚師「調理」每道菜一樣,成敗的關鍵,就在香料的靈活使用上。
  例如在沉香或檀香粉末中,摻合麝香、靈貓香、海貍香、龍涎香等各類香料,也有混合草根、香三奈、丁香、小茴、大茴、大黃、龍香、排草龍、桂心等等中藥粉末,配方千變萬化,巧妙各有不同。
也由於每家配方不盡相同,各種香料比例如何,如何搭配才能勝出?──「全憑經驗,」老師傅用4個字,言簡意賅地回答了施金玉三房製香的獨門訣竅。雖然說「江湖一點訣」,製香的功夫全在古法配方中,但在中國大陸及東南亞劣質「黑心香」充斥市場的同時,外行人又該如何分辨香的好壞呢?
  擁有45年製香經驗的施起燻表示,「一般鹿港香舖用的,主要是來自越南的沉香木和來自印度的老山檀木,都屬於天然原料,完全不含化學香精。而且好的香燒剩的灰燼不燙人,點燃後所散發出的香氣令人神清氣爽,有時還會貫穿腦門,讓人感到通體舒暢。」
  施金玉第4代祖先高齡130歲、第5代93歲,第6代則是年過70才去世,也間接佐證了使用天然物質的香,不但不會有致癌之虞,還可以延年益壽;傷人的是不肖業者不按規矩,亂加便宜化學成分才導致的結果。
 
天然ㄟ尚好
  施起燻表示,判斷香好壞的方式,就是直接試燃、試聞。使用天然材料製成的香,聞起來不會有酸味或刺鼻感、眼睛也不會受煙霧刺激而流淚,如果香灰掉在手上有灼熱感,就是添加了石灰;劣質香的香灰顏色較沉香白得多,就是添加了不明化學物質。
  「天然香會利用楓樹朽木磨成的粉摻入香料中,作為助燃劑;而劣質香則習慣加石灰,除了可以增加重量魚目混珠外,還可加速燃燒,」老闆娘洪寶真表示。而劣質香所摻入的香精、染料,在燃燒過程中會釋出大量的丁二烯和苯(燃燒時的毒性是常態揮發的5∼7倍),這二者都屬強烈致癌物。「劣質香成本低廉,價格自然便宜,一大包才賣20元,和上品沉香一小包要價上千元相比,價差高達50倍。」
  「做好香、結善緣,燒好香、得善果」一直是施家的祖傳家訓,洪寶真表示,製香是良心事業,香鋪為了永續經營,會祭出百年老店的信用招牌,這是一種道德,更是一種家族使命感。
 
香粉翻飛
  從位於鹿港復興南路的店鋪,穿過中央電台電塔,來到約2,600坪大的施金玉三房製香廠。今年30歲的第8代傳人施燁志手腳俐落地,將一大束約數百枝已經沾上黏粉且浸過水的香枝,在香粉中不斷翻打,再藉由手掌虎口的力量,讓香枝一次又一次展開成扇形、又收攏起來,這動作叫「掄香扇」,在這一開一合之間,香粉均勻地附著在竹枝上。接著把香腳染成紅色,再拿到外面的廣場曝曬。
  「基本上,製香是個看天吃飯的行業,晴天才能曬香。南台灣日照充足,通常夏天只要一天即可,冬天則須兩天。」早在高中升大學的暑假,施燁志就開始學習製香,卻因太過辛苦而打了退堂鼓。製香師傅不但要會辨別香料質地,手力也很重要,因為過程中的「掄香扇」相當耗體力,所以製香師傅大多都是男性。
  其他步驟如拌粉、滾香,以前都用手工,需要足夠的手勁,雖說現在已有機器代勞,不過有些動作像最後的染色,如果腕力不夠,整把香一散掉,就前功盡棄了。在施金玉三房製香15年的童寶龍師傅,右手手臂就明顯比左手粗了許多。而且做香、拌香時需要撥灑香粉,常常搞得一屋子都是粉塵,一旦遇到旺季製香量大時,師傅的臉就被香粉沾得一臉漆黑。沒有光鮮亮麗的表象,只有粉塵為伍的日子,自然吸引不了年輕人投入。
 
夕陽產業?
  人才斷層,技藝傳承時斷時續,而大環境產業變遷的衝擊,更可能讓百年老店毀於一旦。
  「最興盛的時期,我們廠裡雇請8位師傅,每月生產3萬台斤的香仍供不應求,一台載重2.4噸的貨車出去,就是百萬元現金進帳。現在只請一位師傅,每月產量3千台斤,只有當年的十分之一。」
  洪寶真表示,1970年代正值台灣經濟起飛,民間起廟、還願、節慶祭儀活動不斷,製香業相當蓬勃,後來大陸製香靠著低廉價格搶奪市場,正面衝擊的結果是,台灣製香業每下愈況。「鼎盛時期鹿港有十幾家製香業者,現在賣香的香舖還是很多,但仍堅持自己製香的,已經寥寥無幾了。」
 
「香」的升級轉型
  為了讓百年老店新生,3年前在鹿港社區大學老師溫文龍一句「製香不只是一份事業,更是一種文化使命」的鼓勵下,施燁志辭掉穿西裝、吹冷氣的白領工作,投入家族企業,並著手進行多項變革。而要將香火延續下去的決心,也逼使他走出單純守著一爿店鋪、一間小廠的家族格局,往現代化企業經營的方向勇敢挺進。
  在通路方面,除了原先的單點店鋪販售外,還增加了電子商務和電話宅配的服務,同時施燁志和太太還一同開發百貨商場新通路,希望藉此接觸不同的客層。去年在台中新光三越的首賣,14天檔期就創下台幣40萬元的成績,為這對新生代打了強心劑,也奠定施家父母的信任。
  在產品多元化方面,施燁志表示,在過去,香一直被視為廣大信眾與天上神明的溝通媒介,人們對香的概念,多半停留在廟宇裡黃銅大香爐、香煙繚繞的「拜拜」階段,但現在拜東方靈修風潮之賜,國內外的文人雅士、藝術界、學術界早已提升香的層次,成為一種生活品味、一種「品香」雅趣,甚至演繹出「芳香療法」或「木香療法」等安神定魄的身心靈另類療法,這是未來可以發展的方向。
  另一方面,帶著讓傳統工藝延續的使命,施金玉三房目前還提倡「知性之旅」,開放製香廠供民眾參觀,一面讓民眾認識傳統「香」藝,也希望為老店注入新的活力。
  「下一代回來,真的為這個百年老店帶來新血,」一般人認為製香業是夕陽產業,年輕一輩多半不願意繼承,施起燻和洪寶真相當慶幸兒子願意接手。縱然世代之間對於經營、抑或品牌行銷的概念仍存在著天差地別的距離,同時傳統家族企業分房分家、互爭正統的紛擾不斷,但從施燁志侃侃而談老店未來藍圖,以及施家父母言及兒子時的滿意笑容看來,差距已逐漸靠攏,也意味著這百年老店的傳奇,應該可以再寫一世紀。
 
製香3要角 缺一不可
1、香腳:又稱香棒,多為竹子製成,用來將香粉沾在上面,以前南投縣竹山產量最多,現多從大陸進口。
2、黏粉:讓香料附著在香腳上的黏合劑。早期用蜂膠、蜜以及糯米粉做成,但因為有甜味,放久會被蟲蛀掉,
近年改用有黏性的楠木皮磨成的粉。
3、香料:一般有純沉香、純檀香,以及沉香檀香中再摻入多種中藥混合做成的香料。
 
製香流程
製香流程繁複,但主要不脫「打底、內附、蓋面」3步驟。
1、拌粉,將配方中的各種香粉依比例倒入機器中,攪拌均勻,再以手工篩出顆粒粗者。
2、將香腳手抓握處以上的部分打上黏粉。
3、沾水。
4、拌香,用手把香粉撥灑在香腳上,讓香粉能平均附著。
5、把香粉滾勻為香柱,以前要靠手工,師傅的手勁不夠是不行的,現在已有機器代勞。
6、曬香,將做好的香放在太陽下曝曬,以利乾燥。
7、染色,曬硬了之後,把下端的香腳染成紅色,染好後再曬一天。
 
資料來源:台灣光華雜誌
 
TOP